2021年7月12日,山西汾酒发布上半年的业绩预告,营收同比增长70-80%;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110%-130%。在远超市场预期的业绩带动下,汾酒股价迎来了连续数天的上涨,一度触及380.8的历史新高。
拉长周期看,2018年至今(2021年8月2日),在复兴大势下,山西汾酒从40元一路飙升至311元,累计涨幅达到687.7%,年化收益超过70%,远高于同期茅台的12%。
8月24日消息,四川家春秋酒业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家春秋)宣布已完成千万级融资,投资方为上海宁哲和重庆宝海基金。相关负责人透露,接下来家春秋将围绕产品渠道拓展、品牌宣传等基本面做一系列的推进。
致力为中国4亿个家庭提供服务,做中国人的家酒,为中国每一个家庭酿造一瓶家酒。
家春秋于2018年正式立项并启动研发工作,经过2年多时间的准备和打磨,在2020年底试运行后,家春秋产品于2021年4月正式上市。家春秋创始人王墙表示:“中国酒业20年一个大周期,5年一个小周期,从老名酒到新白酒,对于新生代的酒水产品而言,一个新的大周期正在来临,提前做好准备对于未来是一个巨大的兴奋点。”
白酒,是大消费行业最重要的一个门类,没有之一。白酒行业的投资历程,也是大消费行业的投资历史。白酒可以当之无愧的说,我,就是大消费,大消费就是我。
虽然白酒企业动不动就是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,“借问酒家何处是,牧童遥指杏花村”,感觉历史可以直逼三国,最起码也得是个晚唐。但那个时候,白酒还没出现,只有黄酒。
在中国有文字的四千年的历史里,黄酒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,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末。
最早的白酒出现在山西,汾酒是中国白酒的先祖。随着晋商的生意做到全国,白酒也在全国四面开花。但至少在清中期之前,黄酒依然是中国社会的主流,白酒那个时候还上不了大户人家的台面。
清代袁枚的《随园食单》里面提到:“今海内动行绍兴,然沧酒之清,浔酒之洌,川酒之鲜,岂在绍兴下哉!”,“绍兴酒,如清官廉吏,不参一毫假,而其味方真。又如名士耆英,长留人间,阅尽世故,而其质愈厚。故绍兴酒,不过五年者不可饮,参水者亦不能过五年。余党称绍兴为名士,烧酒为光棍。”,当时白酒的龙头是汾酒:“既吃烧酒,以狠为佳。
汾酒乃烧酒之至狠者。余谓烧酒者,人中之光棍,县中之酷吏也。打擂台,非光棍不可;除盗贼,非酷吏不可;驱风寒、消积滞,非烧酒不可。”可见当时上流社会主要喝黄酒,汾酒就是个配角。
白酒后来的流行也是因缘际会,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高粱的大规模种植,另一个就是清末民国的乱世。
首先是因为治河黄河所带来的高粱的大规模种植。清初黄河治理,中下游“束水冲沙”,需要大量秸秆,高粱种植面积大幅增长。高粱古称蜀黍,秸秆很长,在农村主要用于盖房子。这种作物的果实很难消化,但是用来酿酒效果却非常好。从清初开始,高粱酿酒成为主流。
(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请读者仅做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)